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龙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岗头村627号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5843058
发布时间:2025-10-16
所属栏目:平安校园
本期实践风采展示
我们聚焦“公益服务”领域
精心筛选出优秀典型案例
一同回顾文理学子们
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
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
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实践
始终围绕青年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干践行公益初心
用行动传递青春温度

1.高贤
教育学院2023级
小学教育专业
在共青团永平县委,高贤同学承担起社区暑托班教师的职责。她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心设计趣味课程、组织互动游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实又欢乐的暑假。“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热爱,也明确了未来的奋斗方向。”高贤同学表示,未来她会带着这份实践经验,深耕教育领域,用爱心与专业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2.李世慧
教育学院2024级
小学教育专业
李世慧同学以生活老师的身份在共青团弥渡县委少年军校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用细致与耐心为军校学员的成长保驾护航。日常工作中,她始终将学员的生活照料与习惯培养放在首位:协助学员整理内务、规范作息,引导少年们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方式;三餐时段,她细致关注每位学员的饮食情况,确保大家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她在实践中感悟,“返程时,看着车窗外越来越远的迷彩身影,我忽然理解了‘返家乡’三个字的分量:我们回到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更是精神上的原乡。在这里,我们用青春陪伴青春,用热忱点燃热忱,让少年们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意,也让自己在付出中触摸到教育的本质。”


3.徐夏
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徐夏同学在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泽铁社区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她主动投身麦冲乡村书屋志愿服务,不仅认真负责图书借阅管理工作,保障书屋有序运转,还积极配合家长开展孩子功课辅导,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4.田秀萍
智慧城市学院2023级
环境设计专业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马白镇塘子边社区“返家乡”社会实践中,田秀萍同学以绘画班助教身份,承担美术课程教学任务,协助其他老师推进日常教学。她全程参与课程准备、课堂指导与课后总结,课程涵盖简笔画、水彩画、手工绘画等,还按孩子的年龄和绘画基础分组开展教学。与孩子相处时,田秀萍同学倾听想法、尊重创意,开展个性化教学,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美术学习兴趣


5.周子涵
人文学院2024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在昆明市盘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上,周子涵同学以“服务青少年成长”为目标,全身心投入活动策划与组织工作,用专业与热情为家乡青少年搭建起多元成长平台。其参与组织开展的活动涵盖兴趣课程教学、科普知识普及、心理健康辅导等多个领域,不仅为家乡青少年搭建了健康向上的成长平台,更以实际行动助力他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6.刘亚坤
人文学院2023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刘亚坤同学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红十字会开展实践。期间,他跟随红十字会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担任助教,协助主讲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为学员们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术(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见急救技能的原理与操作要点,并在实操环节耐心地进行一对一指导,认真纠正学员姿势,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此外,文件整理、资料归档和信息录入等工作也是刘亚坤同学的实践内容。谈及实践感悟,他表示未来将持续参与红十字会活动,希望以自身行动传递人道主义精神,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7.杨端
外国语言与国际传播学院2022级
英语专业
杨端同学在云南镇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儿童之家”开展实践,重点推进心理帮扶系列活动。她不仅为孩子们耐心辅导作业、解答学科难题,还认真倾听他们分享校园与生活故事,给予温暖的情感回应;同时组织趣味互动活动,营造欢乐的成长氛围。“这次实践让我提升了沟通能力,更真切体会到幼教工作者的辛劳,未来我会更懂得尊重与关爱他人”。


回顾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一大批文理学子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厚植情怀,收获了成长、贡献了力量。接下来,昆明文理学院将持续搭建符合青年特点、适合青年实践的平台,完善保障机制,优化服务体系,做青年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未来的实践中切实做到青年智慧“沉下去”,家乡发展“活起来”,实现青年人才与青春之城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