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龙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岗头村627号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5843058
发布时间:2025-09-23
所属栏目:新闻·要闻

9月22日中午,昆明文理学院大思政实践教学之“非遗进校园”文化活动周开幕式在杨林校区拉开帷幕。云南省滇剧院院长王润梅、副院长徐灿,嵩明职教园区各兄弟院校领导老师等校外嘉宾;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学校党委书记吴应利、校长戴世平等学校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及统战委员,师生代表、媒体记者齐聚,共同开启这场“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教育实践。

开幕式以“非遗探访”成果短片暖场,生动再现学校此前探访非遗项目的历程,让在场师生初步触摸非遗魅力。随后,应邀出席的非遗传承人依次登台,分享了与非遗的深情故事;礼仪人员同步展示非遗作品,LED屏滚动播放项目图文,让观众直观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巧灵动。

左:竹编非遗传承人 李加云
右:富民汉族剪纸非遗传承人 段云丽

左:嵩明面塑非遗传承人 梁俊利
右:手工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杜若

左:剑川木雕非遗传承人 施彬林
右:掐丝珐琅彩画非遗传承人 邓璧玲

左:腾冲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 孙斌旺
右:宣纸烙画非遗传承人 王彪

左:楚雄彝绣非遗传承人 李晓丽(左1)
右:瓦猫非遗传承人 张航

目瑙纵歌非遗传承人:排麻约(左) 勒排干退(右)

左:荥阳油纸伞非遗传承人 郑传辉
右:草编非遗传承人 刘建国

左: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 廖力耕
右:腾冲永周皮影非遗传承人 刘安逵

云南省滇剧院院长 王润梅
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杨添富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本次活动周围绕“展示、展演、宣讲体验”三大板块,打造红旗广场沉浸式展览、生活广场“滇韵雅赏”、图书馆前“光影趣赏”等多元场景,让非遗真正“活”在校园、“走”进课堂、“传”入心灵。杨添富强调,学校将进一步推动非遗与课程教学、科研实践深度融合,探索“非遗+思政”“非遗+专业”“非遗+双创”路径,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质量。

开幕式下半场,非遗特色演出点燃全场热情。郭三辉团队带来的川剧变脸表演,在明快伴奏中瞬息变换十余张脸谱,演员走进观众席互动,引发阵阵欢呼;民乐团队的古典乐器演奏,悠扬旋律让师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韵味。



此次活动周将持续至9月26日。期间,红旗广场非遗展示区每日10:00-12:30、15:00-19:30开放,集中呈现彝绣、剑川木雕等十余项技艺;生活广场、图书馆前将开展“非遗游园会”,上演民族歌舞、皮影戏、火舞秀;10场非遗宣讲体验活动也将陆续开展,让师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红旗广场非遗项目展示区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参与学生表示,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聆听传承人故事,让“文化自信”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此次活动既是昆明文理学院探索“非遗+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创新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