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2025年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昆明文理学院分课堂第二讲
发布时间:2025-07-17 所属栏目:新闻·要闻

7月15日至16日,学校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铸牢爱国之魂”2025年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昆明文理学院分课堂第二讲。本次思政大讲堂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共同组织,通过现场研学、主题宣讲等方式进行沉浸式教育实践,为50余名师生打造了一堂立体鲜活的思政大课堂。

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添富,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昊,校团委书记郭震,通识教育教学部主任易琳等出席本次活动。

1

活动首站抵达腾冲国殇墓园。在苍松翠柏环绕的纪念碑前,学生代表手捧素白花圈,踏着凝重的步伐拾级而上,将哀思与敬仰敬献于英烈前。全体师生手持菊花依次敬献,以无声的哀思表达对民族英雄的崇高敬意。静默的行动,是对英雄事迹的深刻铭记,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接续传承。

2

3

1111

2222

3333

第二站师生们走进艾思奇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驻足凝视陈列柜中泛黄的《大众哲学》手稿,聆听艾思奇以通俗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奇人生。透过早期版本的著作、与战友的往来书信等实物,大家深入了解艾思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伟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720211719

微信图片_20250720211725

111

交流分享环节,大学生宣讲团成员进行了主题宣讲,“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则围绕学习经历进行了学习体会分享。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

14

15

222

333

444

艾思奇纪念馆馆长伯雁婷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艾思奇先生的事迹与精神,并深入阐释了《大众哲学》对革命青年的深远影响。她表示,纪念馆将持续深化与昆明文理学院的合作,深入挖掘艾思奇思想的时代价值,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和大众化传播,为培养新时代哲学人才、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有力支撑。

22

杨添富在讲话中强调,昆明文理学院一直致力于高质量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昆明文理学院分课堂这一思政品牌,有效实现了“开门办思政”实践探索。结合腾冲艾思奇纪念馆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基地,希望大家以艾思奇“把理论讲活”的智慧,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承艾思奇“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打造有生命力的思政育人新课堂;扬艾思奇“为人民做学问”的情怀,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杨添富强调,要把这次研学的所见所闻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充分依托艾思奇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与教育功能,打造富有生命力与感染力的思政育人新课堂,让红色基因与理论精髓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扎根生长。

23

本次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分课堂是一堂生动鲜活的“行走的大思政课”,让思政教育“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以更多元的形式激活红色基因,构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在追寻红色足迹中铸牢爱国之魂,在学思践悟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