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龙泉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岗头村627号 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职教园区 电话:0871-65843058
为充分展示学校课程建设成果,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更为全面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务处、新闻办联合推出“课程建设”系列专题,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感受优秀教师的风采,分享学习优秀的课程设计、教学理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在“课程建设”系列报道的第四期,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吴敏娜老师讲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这门课程在2024年获“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教学团队由昆明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吴敏娜老师牵头组建,课程项目成员包括:辉宇、张珺。
教师简介
吴敏娜,女,九三学社社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昆明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带头人。近年来,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1项、校级教科研基金项目4项,参与省厅级及以上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本。
以第一指导老师身份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二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云南赛区选拔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获第五届、第七届、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项、铜奖2项,获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云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三等奖2项,以第二指导老师身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银奖和铜奖近20项;以第一指导老师身份指导学生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三届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赛项”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首届全国林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半决赛获三等奖1项,以第一指导老师身份指导学生参加其他各类专业竞赛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30余项;以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获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3项、校级立项3项。教师本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重调研,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强素养,培育行业优秀人才
在谈到课程建设时,吴敏娜老师介绍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多元,首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为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专业素质培养上面,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提升工具应用与实操技能及专业素养,锻炼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素养并具备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通过课程与社会服务结合,助力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团队课程探索与建设的初衷。
团队在课程建设中深入了解社会热点与行业动态、研究学生特征,据此设计优化课程,针对在线及课后辅助资源欠缺问题,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搜集各类教学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库,并重新规划课程大纲、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过程中克服资源与技术困难,团队成员参加省内高质量人力资源数字化研讨会与学术研讨会拓展眼界,邀请专业数据分析人员培训以提升成员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掌握程度。
“可以说,在决定建设这门课程前,我们就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力求夯实课程的建设基础”吴敏娜老师说,“围绕着学科前沿,我们的想法是着力打造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优化体系,聚焦学生中心
“三进课堂”,产教融合育人
吴敏娜老师在课程方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在沿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知识理论,并与行业对接,紧跟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数字化与外包趋势,及时引入行业新动态、新观点,结合网上优质视频与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结合企业需求,通过产学研项目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实践项目将企业需求引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企业与社会需求。
“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重点考虑了与企业的结合。”吴敏娜老师介绍说,“所以,我们设计了三进课堂的教学模式”,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分享实战经验,讲授员工培训知识;将企业真实案例与项目引入课堂,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的灵感;联同企业导师一起,组织指导学生参与高含金量的赛事并以赛促学。同时,聚焦招聘配置、绩效管理等六大模块,融入情境模拟,借助招聘软件、绩效考核表设计等实操训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实践能力,推动“知”与“行”深度融合。
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反思,培养实践育人
吴敏娜老师以“活的案例、实的操作、新的载体”为导向,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体系。她通过数字化工具、竞赛平台及分层互动,形成“兴趣启动——实践深化——创新升华”的学习闭环,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转变,有效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灵活调整基础知识拓展、文献阅读任务、高阶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比重;通过雨课堂摇号、个性化沟通等方式激活低参与度学生的课堂能动性,确保各类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同时,采用“课前预学——课中探究——课后实践”的立体模式:课前通过雨课堂发布含知识点与行业热点的预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课中以问题为导向(PBL),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解决;课后布置实践、理论与设计类作业,巩固知识掌握。
在教学评价与反思重构方面,吴敏娜老师建立了多维度的检验与改进机制。她通过课堂表现回顾,依据学生回答问题与互动情况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借助雨课堂作业分析,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此评估教学效果;通过与学生座谈或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建议。基于这些多维度的反馈,她不断反思教学过程,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的动态重构与质量提升。
师者寄语,学生感悟
吴敏娜老师在采访结尾以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寄语大家,希望大家在日常中通过大量学习、观察和调研,不断积累并审慎地选取适合自己的内容,持续沉淀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以便在需要时能水到渠成地运用。
吴敏娜老师《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不仅能带给学生多维的、生动的体验,激发他们对课程的热爱,也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吴敏娜老师的课程让我深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与实战技巧。丰富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践场景,激发了我对课程的浓厚兴趣。吴老师设计的模拟面试与团队协作任务提升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并使我掌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与激励机制的方法,为未来职业道路奠定基础。
——2023级 人力资源管理班 周李军
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交织的魅力,打开了对专业认知的新视野。吴老师将理论框架转化为生动的案例,每一次分析都像拆解一把钥匙,让我逐渐理解“人”在组织中的核心价值,使我从被动听课者转变为主动思考者。教会我如何利用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了“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
——2022级 人力资源管理班 边舒蓉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她严谨治学的态度与春风化雨般的师者风范。她以清晰的逻辑框架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使抽象概念生动可感;课堂互动中,她总是耐心鼓励学生思考。吴老师对教学的全情投入和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关注,让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体会到优秀HR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
——2021级 人力资源管理班 胡馨